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院感专栏 >> 正文
北京市呼吸机及附件清洗消毒指南
  • 作者: 2012-12-9
  • 说   明

        “全球患者安全联盟”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作为患者安全目标的首项主题活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构成中,下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不仅所占比例大,且呈现出增高的趋势。为实现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目标,解决与呼吸机有关的各种可能引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规范呼吸机应用过程中各环节的清洁消毒工作流程及管理;进而有效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指南。
        目录
        第一部分:呼吸机的基础知识
        一、呼吸机的基本结构
        1、呼吸机的基本单元
        ⑴ 动力系统
        ⑵ 控制系统
        ⑶ 通气源
        ⑷ 输出气路及气路部件
        2、呼吸机的基本组件及相关耗材
        二、呼吸机的通气模式
        三、呼吸机的类型与功能
        1、按应用范围分类
        2、按工作方式分类
        3、按功能分类
        4、按通气频率高低分类
        5、按转换方式分类
        6、其他分类方式
        四、呼吸机的维护与保养
        1、日常保养
        2、定期检查
        第二部分: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一、呼吸机的备用阶段
        1、专人管理,规范呼吸机的备用状态。
        2、呼吸机需要定期通电测试,检查呼吸机是否处于正常备用状态。
        二、呼吸机应用过程中的环节控制
        1、使用前的控制
        2、气体温湿化的控制
        3、气路密闭性的控制
        4、报警系统的控制
        5、感染的控制 
        三、呼吸治疗师的普及
        第三部分:呼吸机的清洗消毒
        一、呼吸机清洗消毒的原则
        二、呼吸机外表面及支撑臂的清洁与消毒
        三、呼吸机管路及湿化罐的清洗与消毒
        (一)清洗消毒方法选择
        1、化学消毒液浸泡法
        2、热力机械清洗消毒法
        3、气体熏蒸法:环氧乙烷灭菌法
        (二)人工与机械清洗消毒法的应用
        (三)应具备的硬件设施
        1、供应室统一清洗消毒
        2、使用科室清洗消毒
        (四)供应室的集中收送模式
        (五)清洗消毒效果的质量监测
        四、呼吸机配件的清洗与消毒
        1、气源过滤网
        2、流量传感器
        3、呼气阀
        4、模拟肺
        5、简易呼吸器
        6、温度传感器
        7、呼吸机内部的细菌过滤器
        8、呼吸滤器

        第四部分:呼吸机的安全管理
        一、呼吸机的管理模式
        1、集中式管理
        ⑴ 设立呼吸机管理中心,统一管理
        ⑵ 面向全员科室租借
        ⑶ 特殊科室自行管理
        2、分散式管理
        二、健全呼吸机管理制度、工作常规与流程
        三、呼吸机使用人员的培训
        四、与呼吸机相关不良事件的管理与持续改进
        1. 与气管插管、套管有关的不良事件及处理与防范
        2.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引发的不良事件及处理与防范
        3、呼吸机故障所致的不良事件及处理与防范

        第一部分:呼吸机的基础知识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高精度生物传感器的出现及微处理技术引入机械通气领域,使得呼吸机的功能日益完善。呼吸机大多数是由主机、混合器、湿化器、患者管路和空气压缩机组成。
        一、呼吸机的基本结构
        1、呼吸机的基本单元
        ⑴ 动力系统:将高压气源和电源转换成为安全可用动力,驱动呼吸机运行的系统。
        ⑵ 控制系统:是控制通气源和呼气阀交替开放或关闭.周期输出气体的自动操作系统。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引入,使周期控制系统越来越复杂,组合出多种通气模式。
        ⑶ 通气源:是接受控制系统指令,调节输出气流率或容量.将驱动能源转换为通气气流的功能单元,并反馈所监测到的气流、容量等到控制系统,是各类呼吸机区别最大的部分。分为压力型通气源和容量型通气源两类。
        ① 压力型通气源
        具有较高的压强,必须具备控制开关(通气阀)和流率调节装置限定气流。通气阀开放时,通气源以高压向低压释放气体的形式完成肺通气
        ② 容量型通气源
        容量通气源由变形容器(贮气囊或风箱)和驱动装置相组成。容器内没有高压强,由容器外驱动装置(电机或驱动通气机)压缩变形容器,以容积转移的形式完成肺通气。容量通气源具有容量限定的性质,在容量通气源与肺之间不设置通气阀和流率调节装置,完全由容器外驱动装置确定通气特性。
        ⑷ 输出气路及气路部件:包括呼吸机内部以及呼吸机与患者之间所有的连接管道,重点部件包括:空氧混合器,湿化器和雾化器, 呼吸机外部管道,呼气未正压(PEEP)装置。
        ① 空气~氧气混合器的功能是完成空气和氧气的混合及吸入氧浓度的调节和潮气量的控制,是呼吸机空气和氧气混合比例控制的装置,将一定浓度的氧气气源根据病情变化进行适当调整,输送到呼吸机主机。
        ② 湿化器是向气管插管患者提供加温加湿气体的装置,患者吸气时气流经过湿化罐带走水蒸气,达到湿化的目的。湿化器的温度一般设置在32~37℃。
        ③ 雾化器是将液体药物进行雾化处理的装置,原理是使用超声晶体的振动或高压力射流将液体药物转换成细的水雾,通常用作药物吸人治疗。
        ④ 呼吸机外部管道的作用是将经过湿化或雾化的气体提供给患者.同时将患者呼出的气体通过呼吸活瓣直接排出。外部管道还要将呼吸信号反馈给主机, 以达到同步呼吸,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换气效能。
        ⑤ 呼气未正压(PEEP)是一种重要的呼气管理技术。特点是呼气末期气道压不为零(不与大气压平衡),保持一定气道内正压 PEEP技术与间歇正压通气并用时不会出现气道压为零或负压情况,也称CPAP通气
        2、呼吸机的基本组件及相关耗材
        包括:主机、压缩机、支撑臂、电源线、气源线(空气及氧气连接管)、加温湿化罐、病人呼吸回路(螺纹管、集水杯、各种接头)、温控线、呼气阀、传感器、呼吸滤器、细菌过滤器、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网、防尘网、模拟肺、加压面罩、简易呼吸器等。
        二、呼吸机的通气模式
        包括:强制通气(CV)、辅助通气(A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手动呼吸(MV)通气、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每分钟指令通气(MMV)、自动流速调节(AutoⅡOW)等通气模式和功能。近两年,出现了减少医生劳动强度以智能化脱机为目标的高级功能(如Smart care等),使呼吸机的应用日益广泛。
        三、呼吸机的类型与功能
        1、按应用范围分类:①成人呼吸机:潮气量为200-4000ml;②小儿呼吸机:潮气量为2-400ml;③通用型呼吸机:潮气量10-4000ml。
        2、按工作方式分类
        分为气动气控、电动电控、气动电控三大类。其中,气动电控型呼吸机采用计算机技术高精确度的流量、压力传感器和比例阀、电磁阀的控制技术,有呼吸机力学监测和氧气浓度及气源压力监测能力,自带或选配显示屏,属于高档呼吸机,价格较高。
        3、按功能分类:简易型、多功能型、智能化型和麻醉型呼吸机。
        4、按通气频率高低分类:常频呼吸机、高频喷射呼吸机、高频振荡呼吸机(频率在500次/min以上)。
        5、按转换方式分类
        ① 定容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是:根据预调的潮气量而切换。 
        ② 定压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是:根据预调的压力峰值而切换(与限压不同,限压是气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继续送气并不切换)。 
        ③ 定时型呼吸机:吸气转换为呼气是:通过时间参数(吸气时间)来确定。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定时、限压、恒流式呼吸机,这种呼吸机保留了定时型及定容型呼吸机:能在气道阻力增加和肺顺应性下降时仍能保证通气量的特点,又具有由于压力峰值受限制而不容易造成气压伤的优点,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吸呼比、吸气平台的大小、氧浓度大小均可调节,同时还可提供IMV(间歇指令通气)、CPAP(气道持续正压通气)等通气方式,是目前最适合婴儿、新生儿、早产儿的呼吸机。
        6、其他分类方式:如压力方式分为正压呼吸机和负压呼吸机;按驱动气体回路可分为直接驱动和间接驱动呼吸机;专门由于无创通气治疗的无创呼吸机(NCPAP)等。
        四、呼吸机的维护与保养
        1、日常保养:一般由使用者进行。
        ⑴ 主机的维护保养:呼吸机使用一次后,无论时间长短,为了避免交叉感染,都要进行清洁。
        ⑵ 制定详尽的检测常规
        ⑶ 建立正确的主机启动关闭程序顺序。主机电源应在气源接通后方可启动,即先启动空气压缩泵电源和打开氧气,待氧气和空气的压力平衡,气源的报警声消失后,才能打开主机电源,呼吸机的关机顺序正好与之相反,即先关主机电源,再关闭气源。
        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由专业人员进行,保障呼吸机的机械运转正常。专人管理呼吸机,保证各种管道消毒后备用;仪器外部保持清洁。
        第二部分: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一、呼吸机的备用阶段
        1、专人管理,规范呼吸机的备用状态。
        呼吸机属贵重精密仪器,成本高,应实行专管共用,故应由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进行管理,经消毒、装机、检测、校正、登记后的呼吸机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需套上防尘罩,并在    显著位置上挂上标明“已消毒备用”字样的标牌,放置在干燥、通风、避光处,随时准备用于临床患者。
        2、呼吸机需要定期通电测试,检查呼吸机是否处于正常备用状态。
        ⑴ 漏气检查:检查呼吸机的进气系统,接口有无漏气。进气系统包括中心供氧接头或氧气瓶与减压阀接口、供氧高压管与呼吸机连接处有无松动、吸气阀与呼气阀内部管道、与患者连接的回路大部分。检查方法通常采用耳听手摸、观察是否压力下降、设定不同容量潮气量等方法。
        ⑵ 报警系统检测:采用调节潮气量、设定不同参数报警上、下限来检测呼吸机的声、光报警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⑶ 检测呼吸机的输出功能:如呼吸模式、PEEP功能、FiO 、呼吸频率、潮气量等是否准确可靠。
        ⑷ 检查湿化器加温及调节温度功能是否正常。
        ⑸ 检查氧气减压阀,呼吸机的氧源减压后的压力应为0.35~0.45 MPa,压力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呼吸机报警。
        ⑹ 定期检查氧电池,氧电池主要监测患者吸入的氧浓度,当氧电池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不能如实的反映患者吸入的氧浓度,严重可能导致氧中毒性肺损伤,对新生儿及儿童的氧浓度监测尤其重要。更换氧电池后要进行定标校准。
        ⑺ 定期检查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内有污迹会导致设定潮气量与呼气量偏差过大。流量传感器是特殊电子零件,发现其内有污迹不能用水冲洗,以免损坏其性能,因而只能用75%的酒精或放人加酶的清水中浸泡后,取出并自然晾干,切忌用力甩干或烘干,必要时更换。
        ⑻ 每半年定期应用呼吸机监测仪进行参数监测、校准,对维修、更换配件后的呼吸机应在维修完毕后即对其进行参数监测、校准,保证呼吸机使用中各项设定参数准确、可靠。
        ⑼ 建立呼吸机使用登记本,做好记录,将各种维修、更换、校正记录详细备案,如记录维修的部位、误差或损坏程度、时间、更换零部件的名称、时间、数量等,以便核查。
        二、呼吸机应用过程中的环节控制
        1、使用前的控制
        在备用呼吸机用于患者之前,应对其进行一系列安全检查。检查时先接通电源、气源,并接好呼吸机外部管道湿化器以及模拟肺,然后通电试机,此时观察呼吸机有无异常报警发生。机器进入正常运行模式后,可根据需要设定各项呼吸参数值,并观察机器所显示的呼吸参数测量值与设定值是否保持一致。上述检查完成后,待机器运行5分钟,再观察各项参数值是否保持稳定,以判断机器性能是否稳定,从而决定其是否可以投入使用。
        2、气体温湿化的控制
        湿化罐内液体只能用无菌的蒸馏水或注射用水,以避免液体形成结晶物,影响和损坏加温湿化器的功能。注意检查调温器的性能,保护温控传感器,密切观察温度报警的情况。定期更换和补充湿化器内的液体,避免干烧或加水过量影响通气。管路内积水时,及时正确倾倒入集水杯内,避免逆流入患者气道或湿化罐内。注意保持集水杯在最低点位置。
        3、气路密闭性的控制
        气路密闭性检测与维护密闭的呼吸机气路是呼吸机提供足够潮气量的重要保证,直接关系着治疗效果。使用中,难免有管道及接口意外松脱、破损裂缝的情况发生。可通过检查呼出潮气量、压力和耳听手模等方法来确定呼吸机气路系统是否漏气(密闭性)。
        4、报警系统的控制
        ① 识别三级报警。第一等级:可以立即危及生命的报警;第二等级:可能危及生命的报警;第三等级:不危及生命但需医护人员注意或警惕的报警。
        ② 掌握报警常见原因。呼吸机相关原因:参数及报警线的设置不当、呼吸机故障。管路相关原因:气管插管/气切套管/管路出现堵塞、扭曲、漏气、脱开。患者相关原因:烦躁、咳嗽、病情变化。
        ③ 处理。识别报警信息,分析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切忌随手消除报警。不能判定时,脱开呼吸机应用简易呼吸器保障患者通气氧供。
        5、感染的控制:防治呼吸机使用所致呼吸道、肺部感染。
        ① 充分保护和发挥肺脏及呼吸道自然防御机制,注意充分温湿化及体位的变化,从而促进支气管纤毛运动,将进入呼吸道深部的尘粒、微生物等有害物易被清除或被导管吸引排出。
        ② 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注意无菌消毒隔离工作,尤其是洗手的落实,可以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在进行气道管理工作和呼吸治疗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③ 每一个患者使用一套新管路,有污染随时更换。同一患者长期使用呼吸机者,更换消毒管路不宜过于频繁,管道每周更换一次。 “Y”型管以下与人工气道直接相连的螺旋管可每日更换消毒。
        ④ 集水杯内的冷凝水是主要污染源之一,应及时清除呼吸机管道中的冷凝水,严防冷凝水引向湿化器甚至病人气道。冷凝水应含氯消毒液处理后倾倒。
        ⑤ 在气囊放气前需彻底吸除气囊上的滞留物,防止咽部滞留物误入下呼吸道。病人进食时注意体位45度角,防止反流导致误吸。
        ⑥ 设置空气净化装置,减少空气中病原菌对气道开放病人的污染机会。
        ⑦ 严格掌握广谱抗菌素、激素等药物的使用指征。
        ⑧ 对气道分泌物定期培养,监测其病菌及菌群变化,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⑨ 重视胃肠及静脉营养,增强免疫力。
        三、呼吸治疗师的普及
        呼吸治疗师是一种新兴的医学职业,其工作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对心肺功能不全或异常者给予诊断、治疗和护理。呼吸治疗起源于美国,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专业呼吸治疗师队伍。而在我国这一行业仅刚开始起步。2003年11月,呼吸治疗技术专业被正式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呼吸治疗专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成为医学院校开办和设置的热点专业之一,呼吸治疗必将在我国被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到目前为止,只有为数不多的呼吸治疗专业毕业生在国内大型三甲教学医院工作,绝大多数医院呼吸治疗工作仍主要由临床医护人员承担,
        国际上呼吸治疗师能在书面医嘱、口头医嘱或经认可的治疗协议(Protocol)指导下进行如下工作: 
        1、呼吸治疗过程监测与效果评估。 
        2、呼吸生理监测。 
        3、机械通气,包括呼吸机使用前自检与调试,模式与参数的调节,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防治,机械通气撤离。 
        4、血流动力学监测,循环系统维持,体外膜氧合技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ors,ECMO)等。 
        5、辅助医生行人工气道的建立,包括经鼻、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在紧急情况下可独立操作。 
        6、人工气道的管理,包括导管位置的管理,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人工气道的温、湿化,人工气道的拔除等。 
        7、氧疗,包括氧浓度调节,氧疗装置的选择、使用,氧疗效果评价。 
        8、特殊医用气体的使用,如N0吸入治疗。 
        9、雾化治疗,包括雾化药物、装置的选择,雾化装置的使用,雾化过程的监测,雾化效果评价。 
        10、胸部物理治疗,包括体位引流,胸部振动排痰,指导性咳嗽,经鼻、口及人工气道负压吸痰,肺扩张治疗等。 
        11、呼吸康复锻炼,包括控制性呼吸技术,呼吸肌肉训练等。 
        12、中心静脉置管、动脉置管。 
        13、气管镜检查。 
        14、肺功能检查。 
        15、痰标本的采集。 
        16、气体代谢分析。 
        17、动脉血气分析。 
        18、机械通气病人的院内/外转运。 
        19、参与心肺复苏,掌握简易呼吸器、心脏电除颤仪的使用。 
        20、高压氧舱治疗。 
        21、睡眠呼吸暂停监测。 
        22、呼吸治疗相关仪器的管理,具体包括呼吸机的清洁、消毒及性能测试;呼吸机管路的清洗、消毒与安装;雾化装置,加热、湿化装置,气管镜,振动排痰机,负压吸痰器,心脏电除颤仪,血气分析仪的维护。 
        23、家庭治疗,RT应指导患者及家属使用和维护呼吸机及相关呼吸治疗仪器,确保其安全有效使用,指导患者雾化吸入治疗、呼吸康复锻炼等。 
        24、戒烟指导。 
        25、健康宣教。

        第三部分:呼吸机的清洗消毒
        一、呼吸机清洗消毒的原则
        呼吸机使用后,首先要做彻底的清洁,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消毒都必须彻底达到消毒合格或灭菌合格的要求。消毒来菌方法应选用最有效但又不影响呼喊机使用寿命的方法。
        通常呼吸机分日常清洁消毒与终末清洁消毒。
        呼吸机   应达到消毒,    部分应达到来菌 。
        呼吸机可消毒部分在消毒之前应先行清洁,尤其是接触患者呼出气部分,如连接管道和加湿湿化器等,将其中的血渍、痰痂、分泌物和其它残留物彻底清除后再进行消毒和灭菌。必须。在整个消毒过程中要避免物品再次污染。消毒时各连接部件均应脱开,以达到充分消毒和避免消毒液的残留,经化学消毒剂消毒的部件于消毒后要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后晾干装入清洁袋中干燥保存备用。
        二、呼吸机外表面及支撑臂的清洁与消毒
        呼吸机外表面应每日清洁,特殊耐药菌感染者使用的呼吸机应增加清洁频次。整个外观包括主机、管路支撑臂、氧气及空气高压管、压缩机、电源线等可采用75%的酒精进行擦拭(液晶屏幕除外),也可采用含氯消毒液(250 mg/L)进行擦拭,再用清水擦拭。触摸屏式操作面板用湿润的纱布擦拭即可,切勿使液体进入呼吸机内部。
        三、呼吸机管路及湿化罐的清洗与消毒
        (一)清洗消毒方法选择
        目前国内医院对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消毒剂消毒法、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法、环氧乙烷灭菌法。首选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法。
        1、化学消毒液浸泡法
        ①含氯消毒剂
        ②戊二醛灭菌剂
        ③过氧乙酸消毒剂
        ④酸性氧化电位水(高氧化还原电位水) 。酸性氧化电位水的优点是浸泡过的物品毋须再次冲洗,因为残留在物品上的酸性氧化电位水在晾干过程中已还原成水。
        2、热力机械清洗消毒法
        优点是集中清洗消毒,清洗消毒的流程标准统一,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与清洗消毒质量,便于管理与质量检测,同时还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
        3、气体熏蒸法:环氧乙烷灭菌法
        主要针对重症感染病人使用过的管道消毒。优点是广谱灭菌效果彻底、穿透性强、无腐蚀,但是易燃易爆、毒性强、有残留、价格昂贵。
        (二)人工与机械清洗消毒法的应用
        1、人工法:主要采取药物或氧化电位水浸泡法、气体灭菌法、 射线照射法(现临床一般不采用)。药物溶液浸泡消毒是目前最常见的方法,可先用清水冲去管路中的污物,管路中的血渍或痰痂等赃物需在专用的水槽中用含酶的液体浸泡后,使用专用刷彻底清洁干净,再将洗净的管路及附件全部浸泡在有效的消毒液中,管路不应有死弯,中空物品腔内不应留有气泡,常用的消毒方法是1000 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消毒完成后,晾干装入清洁袋内,干燥保存备用。
        2、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法:
        呼吸机管路及湿化罐等物品,间接接触病人的黏膜,属于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要求物品在使用前必须经过高水平消毒方可使用。根据WS 310.2-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要求: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5min,或AO值≥3000。
        1、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建议有条件的医院首选。通过预先设置好的标准程序,一次性完成管路等物品的清洗、消毒、漂洗、干燥,程序完成后检查清洗、干燥效果,包装、备用,有效期7天。
        2、除特殊情况外,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工作流程。
        3、感染患者使用的呼吸机管路(包括结核分支杆菌,AIDS病毒、乙肝病毒、MRSA、MRSE等耐药菌群感染等),建议使用一次性物品;如重复使用应单独进行清洗、消毒。
        4、疑似朊毒体、气性坏疽感染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患者使用的呼吸机管路及湿化瓶等物品应使用一次性物品,使用后双层密闭包装焚烧处理。重复使用的呼吸机管路及湿化瓶等物品,遵照WS 310.2-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处理。
        (三)应具备的硬件设施
        1、统一集中清洗消毒:
        (1)建筑要求:工作区域由污到洁、避免交叉;通风良好。
        (2)根据呼吸机的使用情况,合理配备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水槽、干燥机、医用热封机、操作台、污物回收及消毒后物品下送的器具、专用清洗刷子、包装材料及相应清洗用品    等。
        (3)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帽子、口罩、专用鞋、手套、防水隔离衣、面罩等)
        2、使用科室清洗消毒:
        设有专门的管道清洗间、清洗池、消毒浸泡池、晾干架、封装袋等。此方法不规范、消毒效果不统一,费时费力,已逐渐被淘汰。
        (四)集中的收送模式
        应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从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存储到发放由管理部门(呼吸机中心或消毒供应中心)统一负责。
        (五)清洗消毒效果的质量监测
        呼吸机的清洁与消毒流程首先应符合国家的医院感染要求,由医院感染科、消毒供应中心、使用科室共同组成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呼吸机的消毒进行采样和分析,并详细登记在案,不断优化流程和方法,实现持续改进的良好效果。
        1、化学浸泡消毒法:每日进行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的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
        2、机械热力消毒法:应监测、记录消毒的温度、时间或A0值等参数,并保存好以备查验。
        3、消毒后的管路及湿化罐等物品每季度监测一次,并做好监测记录,符合《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采样方法: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采样时间:物品消毒后。
        采样物品:呼吸机管路及湿化罐等。
        监测方法: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鉴定致病微生物。  
        检测标准: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菌落总数≤20cfu/件,如高度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呼吸机相关感染时应及时监测。
        4、清洗消毒机应每年进行清洗效果监测。
        四、呼吸机配件的清洗与消毒
        1、气源过滤网,首先取下过滤网,用清水冲净表面尘埃,用力甩干或晾干后安装上即可,无需常规消毒,一般每日清洁一次,或隔日一次。
        2、流量传感器:非常精密,使用后,一般是在75%的酒精中浸泡15min消毒,并自然干燥后使用,不可用水流冲洗和用力甩。
        3、呼气阀:打开呼气阀用水彻底清洗,送环氧乙烷消毒。呼出阀膜片(金属片)用75%酒精濅泡12小时后晾干待用。常规一周更换一次,感染病人用后即刻更换。
        4、模拟肺:75%酒精擦拭。
        5、简易呼吸器:每个病人专用,用后将球体和安全阀用含氯消毒液濅泡30min后,清水彻底冲洗,擦干,鸭嘴阀用75%酒精浸泡30min后,擦干。将简易呼吸器重新连接后打包送环氧乙烷。
        6、温度传感器:管路接口处,安装管路前,用75%酒精擦拭接口。
        7、呼吸机内部的细菌过滤器:每年更换一次。
        8、呼吸滤器:用后环氧乙烷消毒,保持干燥。

        第四部分:呼吸机的安全管理
        一、呼吸机的管理模式
        1、集中式管理
        ⑴ 设立呼吸机管理中心,统一管理
        呼吸机的集中管理模式,应具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即将医院所有的呼吸机集中起来,由专人统一负责管理。成熟的做法是由医学工程科室牵头,ICU或呼吸内科医师、呼吸治疗师参与成立呼吸机管理中心,负责全院呼吸机的管理,做到保管一供应一调试一保养一维护一消毒一故障排除的系统服务,在确保呼吸机功能的先进性,性能的可靠性,救治的有效性的同时,加强对呼吸机的集中管理,以确保机械通气安全有效地进行。呼吸机的集中管理必须专人管理、专人使用、定期日常维护、指导不熟悉的科室使用等;专业技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立呼吸机使用登记本,认真填写使用、维护、保养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库房内存放的备用机器每周擦拭、除尘、检测一次。这样不仅呼吸机的质量有保证,更可有效的保证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的安全。
        ⑵ 面向全员科室租借
        当临床科室需要使用呼吸机时,可电话告知呼吸支持小组的管理人员或医院总值班。呼吸支持小组会根据临床科室的需求,选好适合的呼吸机,并详细登记呼吸机型号、编号、借机科室、借机日期,所带附件、由借机科室人员签字后,支持小组人员发放机器,并协助借机科室医护人员投入使用。管理小组人员实行24小时值(听)班制度。
        ⑶ 特殊科室自行管理
        对全院大多数科室呼吸机进行集中管理,培训专人负责呼吸机的维护。而对于急症室、神经外科、心胸外科等使用呼吸机频繁的科室;以及小儿专用呼吸机采用集中于分散相结合的管理方法。科室配备一定数量的呼吸机,由科室专职人员负责使用、管理与维护。
    2、分散式管理
        使用科室自行购买、使用、保管。
        优点:使用方便
        不足:呼吸机空闲不一;科室间借用时,操作难度大;仅由厂家进行面板操作培训;使用管理制度不健全;呼吸机型号不规范、配件不统一,不利于清洗消毒、维修、保养和技术培训。
        二、健全呼吸机管理制度、工作常规与流程
        (一)工作职责
        (二)操作规程
        (三)管理制度
        1、日常保养制度
        2、维修制度
        3、清洗消毒制度
        4、监测制度
        5、使用登记制度
        6、值班制度
        (四)工作流程
        三、呼吸机使用人员的培训
        呼吸机的管理人员要求既有比较扎实的工学基础,又比较熟悉和了解临床的需求,具备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经过专门临床培训。
        1、熟悉呼吸机的结构与性能
        2、掌握呼吸机的检测方法
        3、熟悉呼吸机的清洗消毒要求
        4、识别并排除常见故障
        5、与器械科、厂家工程师建立便捷维修联系方式
        6、严格使用记录
        四、与呼吸机相关不良事件的管理与持续改进
        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中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没有绝对安全的仪器,日常使用的合格的医疗器械均属于“风险可接受”的产品。有风险就有可能导致呼吸机及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2. 与气管插管、套管有关的不良事件及处理与防范
        (1) 气管导管阻塞:严重时可造成窒息
        (2) 喉损伤:以喉头水肿较为常见,轻度喉头水肿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者吸气困难则应用气管切开
        (3) 气管黏膜损伤:多表现为粘膜溃疡、坏死、出血,甚至气管、食管瘘等。应该重视护理和无菌操作
        (4) 皮下气肿:情况不严重的一般能自行吸收,严重的应扩大气管切开的皮肤切口,病人半卧位,高浓度氧吸入。
        (5) 出血:应注意人工气道的管理,局部及全身使用止血药物。
        2.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引发的不良事件及处理与防范
        (1)通气不足:多为呼吸机调节不当或呼吸机故障所致,在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时,应根据病变的性质及范围,参考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适当调节潮气量、通气频率、吸/呼的比率和压力等,以提高肺泡通气量
        (2)通气过度:使二氧化碳在短期内排出太快,严重时甚至发生呼吸性碱中毒,从而可能引发低血钾、心律失常、室颤,危及病人生命。应注意对施行机械通气病人动态监测血气变化,及时对呼吸机参数作反馈调节,调整潮气量、呼吸频率,适当减低通气量。
        (3)气压伤:肺泡内施加压力过大或气量过多,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压力损伤,从而出现肺间质气肿,纵膈气肿、皮下气肿、气胸、动静脉空气栓塞等气压伤表现。
    防治气压伤:
        ① 调节呼吸机通气参数,使气道压最小。
        ② 减轻和抑制病人与呼吸机对抗。
        ③ 对两肺气道阻力和顺应性相差太大的病人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对两肺分别进行通气治疗。
        ④ 采用低阻力呼吸管道和通气瓣膜。
        ⑤ 换用或辅以体外膜肺使二氧化碳排除
        ⑥ 及时处理气胸,限制病人体位,避免使气体漏入胸腔的位置。使肺尽快复张,避免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
        ⑦ 对呼衰病人尽可能短期或不连续使用机械通气支持治疗。
        (4)低血压,休克:注意加强对病人的监测,若发现病人血压下降幅度较大,应重新核定机械通气参数,尽量使平均气道压降低。
        (5)其他脏器并发症
        (6)氧中毒:关键在于预防,加强护理,合理调节通气参数
        (7)呼吸道、肺部感染
        3、呼吸机故障所致的不良事件及处理与防范
        临床应用中呼吸及管道方面的问题在呼吸机故障中约占40%,其他方面包括断电、压缩机故障、主机电路及机械故障等。呼吸机故障所致并发症的预防可考虑以下几点:
        (1)医护人员必须熟悉并掌握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定期监测和维护仪器,定时清洗过滤网并注意保养好仪器,使用前后检测。
        (3)使用前将消毒好的管道与仪器连接,并连接膜拟肺检测仪器运转状况,无故障则应用于病人。
        (4)上机后根据病情合理调整呼吸机有关参数,给患者提供舒适的通气环境,尽可能的减少人机对抗。设置合适的压力、容量报警限,当发现报警应迅速确定和清除报警原因,在未辨明原因时切忌简单消除报警或修改报警限。
        (5)当呼吸机出现故障又不能查明故障原因时,应先将呼吸机与人工气道断开,使用简易呼吸机或人工气囊加压呼吸来维持病人通气,同时通知工程人员对呼吸机进行维修。

        (成人与小儿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