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从医为民 传承红色精神
  • 作者:健康教育科 崔海荣 2018-12-29
  • ——听前辈讲故事所感


        2018年,医院建院70周年之际,医院文联早早地担起了“邀请职工讲故事,由作家采访整理,出一本书”的任务。依照分工和计划,我负责寻找曾经在医院工作过的离退休前辈。前辈们讲的事儿于昨是亲身经历,刻骨铭心;于今已成故事,耐人寻味。就像李景荣院长所言“厚古薄今”, 有了这次“厚古”机会,才使得前辈们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精神被写入书。如今《逐梦无涯》书就,故事里的故事如星光璀璨,锤炼出的“从医为民,红色精神”被房医人世世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我们在回忆,说着那冬天,在冬天的山顶,露出春的生机
        1948年12月14日,早已成为我们的回忆。那一天开始,我们党和政府决定建立房山第一个人民医院,房山就已经从过去旧中国走向了保护和促进广大人民健康的时代。自此,房医人以医院为中心,踏遍三山五岭治病救人、帮扶建卫生院、对口支援,守护健康。
        70年了,房医人,从几人发展到近2000人,房医人充分展示个性发展,甚至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在自己努力、刻苦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是怎样的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就如同“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逐梦无涯》书里的字里行间就是印证。
        我负责的离退休老职工中,王庆堂副院长在我院工作时间长,既是管理者,又是“四大金刚之一”的外科专家,知道的事儿和人物多,记性贼拉拉的好。80多岁的他身体还算硬朗,为我们提供了《房山文史》一书,同时还如数家珍般地说医院能人辈出。他眼睛睁得大大的,嗓音洪亮的从我院医疗、医剂、护理、管理队伍中的先行者吕彦樽 、刘瑞丰、高殿鑫、李景周、崔鑑、王洪生、翟道富、解永文、邓永年、马淑敏、李国民、裴玉琴等前辈,还说到了具体到年月日的事件,房医人创造出的房山“第一”,看得出他的兴奋和自豪:第一个X光机的引进、第一辆救护车的引入、第一个急救站的成立、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房医人果敢面对麻疹爆发流行、流脑爆发流行、流感爆发流行,巡诊救治的脚印留在了房山大地上,留在人民心中。这是我们众多房医人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按照他的提示,我们在回忆,说着那冬天的故事,在冬天的山顶,露出春的生机,津津乐道。
        我们的故事,说着那春天 ,在春天的好时光,留在我们心里
        春天的故事,是我们党的卫生政策、三级医疗网、友谊医院专家的支援、改革开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更是房医人爱国情、奋斗史、创新志。
        1978年始,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房医人热情高涨、为国争光,科技创新,促进人民健康。还记得吗?我院曾经代表了中国区县级医院水平,多次顺利完成迎接世界多国考察团参观考察的重任;还记得吗?郊区首台B超机开工,首台钴60放射设备投入使用;房山区首台彩超、首台透析机,使疾病诊治更科学、更准确;还记得吗?房山区心肺疾病研究室、创伤中心、肿瘤中心、介入诊疗协作中心、血液透析中心、碎石中心在我院成立;二甲医院通过评审、爱婴医院顺利挂牌……
        我们不会忘记,温文尔雅的李景周院长带领着“躬亲庶务,不舍昼夜”的“文臣”、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真学问就在灯火阑珊处”的“武将”,为了医院发展,四处筹钱盖房子、进设备,八方引人才强队伍。我们不会忘记,房医的发展壮大,用一组2018与1998年数字说明吧:职工人数1872:831、门急诊数136万:26.04万、收住院患者3.04万:9043、手术例数8300:1525、年收入9.4亿:4897万……我们不会忘记,房医人救治病人的经过就保存在病案室,成就了、亦或等待着有识之士做宣传、做科研、写论著去检索、去发现。
        2017年12月的一天,按照作家要求,在病案室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顺利地调取了关雪刚主持的两份当时震惊房山的抢救病历:他带的团队1995年5月利用9个小时使得患者断脚再植手术成功,1997年10月成功抢救了一名被拉煤车撞到、骨盆里全是黑乎乎煤渣的法国女孩儿。看着保存完好的病历,特别是那份断脚再植病历,字迹娟秀,记录着救治过程和参加手术的每名医生、护士、麻醉师的名字和职责。不尽情思画图中,我没想到,手工绘制的断脚再植图这么形象真实,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断了的脚居然接好了,而且出自这位文文静静、书生气十足的眼镜先生关雪刚之手。他总说,我没有什么好写的,手术成功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时间都去哪了?还没感觉,却已然满头华发。时间就在医院发展的实践者和亲历者的故事里。
        医学也许有起点,但没有终点,永远在发展着。房山区老年病医院、房山区康复医院、房山胸痛中心、北京心衰联盟单位、卒中中心、心脑绿色通道、远程医疗中心、精准医学心血管病基因检测协作中心、北京肿瘤医院远程医疗协作单位,还有被誉为房山卫生“黄埔军校”的师资带教基地,默默地为人民做着贡献。这里有平安环境的守护者、健康促进的推动者、信息工程的先行者、基础设施的维护者,我们都是从医为民、红色精神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