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刘”在房山,守“卫”肿瘤患者“平”安
  • 作者: 2021/3/17
  • ——记房山区第一医院挂职副院长刘卫平


        刘卫平,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移植与免疫治疗病区副主任。2020年4月份,刘卫平教授作为北京市委组织部选派的第十二批“人次京郊行”挂职干部,来到房山区第一医院挂职副院长职务,开启了他为期一年的“房医之旅”。

        临危受命,初面新冠疫情
        初到房山,正值全国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人心惶惶之时,刘卫平教授临危受命,立即投身到了医院新冠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去。
        从临床专家学者到医院副院长,身份的骤然转变并没有让刘卫平教授无所适从,他曾玩笑说道:“时不我待,在房医,且行且珍惜。”
        言落于行,他主动作为,勇于担责,工作中与医院领导积极配合,建言献策,并多次到临床一线调研、考察,三级预检分诊、院感培训、核酸实验室建设、发热门诊升级改造、新冠排筛……这些重要的工作中,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刘卫平教授作为上级医院的专家学者,站在更高一级医院视野的层面上,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对医院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重要的督导作用。

        开班授课,直击诊疗难题
        借助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优秀平台,刘卫平教授在院内开设了“房山区肿瘤规范化治疗培训班”,针对肺癌、结肠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膀胱癌等常见瘤种,采用专家讲座结合临床病例MDT实战讨论的形式,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讲座,参与学习人数超过一千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房山医院常见肿瘤疾病的诊疗技术。

        同时,刘卫平教授第一时间在房山区第一医院开设了肿瘤专科门诊,并亲自坐镇,固定每周一天出门诊。多次深入肿瘤科和血液科等肿瘤患者相对集中的科室进行专科查房,不仅及时解决了肿瘤患者诊疗中的临床实际问题,而且受到了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欢迎。

        甘做桥梁,搭建交流渠道
        “疫情防控常态化、全面复工复查”后,针对基层医院肿瘤专业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刘卫平教授在医务科和门诊办的协助下,深入临床和医技科室,进行走访调研,排查妨碍学科发展问题的症结,并积极寻找解决对策,为建设肿瘤专科化和多学科化的治疗模式夯实了基础。
        在走访调研中,刘卫平教授发现我院虽然地理位置偏远,但是绝大多数医务人员,尤其是年轻医生对新生事物还是充满了无限的渴望。于是,刘卫平积极沟通协调两院,组织了我院临床33名师资人员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同时,刘卫平教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务处和教育处的支持下,牵头组织了第一届房山区第一医院青年医师病例演讲比赛,共计17个科室27名选手参与了比赛,充分展示了青年医师的魅力和风采。

        2020年10月20日,在刘卫平教授的穿针引线下,房山区第一医院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共同举办以“重温红色经典,重走革命路线”为主题的党建活动,同时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专家们走进房山区第一医院,开展学术讲座、教学查房、义诊咨询等系列活动。此外,两院之间的个专业交流活动也在纷纷开展,先后针对药品超说明书使用、医患沟通技巧等内容进行了院际之间的经验分享,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刘卫平教授在其中的辛劳不可磨灭。

        肿瘤论坛,房山医界肿瘤领域盛事
        2020年12月18日,由北京抗癌协会主办,房山区第一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承办的房山肿瘤论坛顺利召开。房山地区肿瘤领域的近百名专家与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市肿瘤防治办公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多家单位的顶级教授共聚一堂,互相交流学习,共同助力房山肿瘤防治工作。

        作为活动的发起人,刘卫平教授主持了此次活动,并做了总结发言。刘卫平教授希望通过论坛,进一步促进房山地区肿瘤学领域的规范化和精细化,并将肿瘤诊疗的最高技术引入房山地区,使北京西南地区的肿瘤诊疗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以便更好地为肿瘤患者服务。

        “一年京郊行,一生房医情”。一年时间里,刘卫平教授在房山区第一医院经历了残酷的疫情、也处下了最亲密的战友;留下了出诊、查房时的汗水,也赢得了他诸多学生的尊重;打通了两院间的交流壁垒,也实现了他最初的承诺:在房医,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