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科普

关爱女性 关心女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高血压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被称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我国有2.7亿高血压患者,有一半人都是女性!女性一生中要经历月经、妊娠、生育、绝经等不同的生理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女性的血压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只有了解女性高血压的特点,我们才能有效的控制女性高血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女性高血压的话题。


女性高血压的最大特点

成年女性早期的收缩血压低于男性,而60岁以后则明显高于男性,50岁以上女性高血压的发病速度明显增加。




女性特有的高血压

1. 避孕药对高血压的影响:
女性高血压患者服用避孕药可以减弱降压药的降压疗效,而使血压变得不容易控制,产生持续的血压增高。

2. 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会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调查发现,初产妇、孕妇年龄<18岁或>40岁、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有家族病史的妊娠患者,高血压发生率明显增加。

3. 经期血压波动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一般是指女性在黄体期(月经前 110 d)反复出现的乏力、烦躁、抑郁以及经前 23 d 体重轻度增加、水肿和血压轻度升高等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躯体、精神和行为方面改变的综合征。

4. 更年期高血压:

更年期高血压可能与雌激素水平降低后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不同程度的血管收缩和RAS系统的活性增高,是产生绝经期高血压的重要原因。更年期高血压症状一般是收缩压上升,舒张压改变较少或没有,眼底、心脏和肾脏没有受损害表现。具体表现为:血压不稳定,波动明显,症状有多变性。同时伴有眩晕、头痛、耳鸣、眼花、健忘、失眠多梦,易惊醒、或烦躁、乏力、易疲劳、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腰膝酸软,甚至出现头怕热、下肢发凉、尿少、四肢肿大等症状。更年期高血压的知晓率低。

5. 绝经后高血压:

绝经后高血压可能与体内女性激素变化带来的绝经前后女性盐敏感性变化有关。年轻的未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对盐不敏感,而绝经后女性盐敏感性明显增加。这一机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老年女性患者利尿剂效果较好。女性血压波动性明显高于男性。研究表明,女性在青少年时期肥胖者明显多于男性,而肥胖女性一般初潮较早,而初潮年龄越早,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越大。女性的血压波动与月经周期、绝经前后的激素水平有关。其波动的程度远远高于男性,因此绝经期后的女性由于血压波动所导致心血管事件也高于男性。




女性高血压与骨质疏松

血压较高妇女的平均骨矿物质丢失率为5.9%,相比之下,血压正常女性的丢失率3.4%。血压与骨矿物质丢失之间的关联可归因于血压升高时发生的大量尿钙流失倾向所介导。




女性高血压的治疗

基础的高血压治疗其实都一样,包括最基本的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烟酒,控制体重,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坚持运动等等。不同的就是,女性高血压因为女性的生理特点(月经、妊娠、生育、绝经等)及社会、家庭地位的不同,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应该受到更多的了解,得到更多的关爱!




不同年龄女性高血压的差异性治疗

1. 青少年女性:
预防高血压从娃娃抓起,尤其有家族史的孩子,更应该健康生活:健康饮食、控制体重、坚持运动。

2. 青年女性:

肥胖是这个时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同时规律的月经周期中的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也是血压波动的原因之一,针对经前综合征的血压特点,对于月经中高血压的患者,建议以自我调整为主。

3. 母乳期高血压:

高血压母亲的授乳要保证母乳喂养的安全,抗高血压药物可能会分泌到母乳中,在哺乳期间如需抗高血压治疗,应当禁用沙坦和普利,可服用小剂量地平。

4. 更年期高血压:

女性更年期高血压主要与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下有关,因此有效的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服用倍他乐克可以改善交感神经兴奋性对高血压的影响

关爱女性 关心女性高血压(图1)

关爱女性 关心女性高血压(图2)

——END——

心血管内科